2015年7月9日 星期四

國民黨還沒倒,別高興得太早

這次選舉絕對不是民進黨的勝利,而是人民擊敗了國民黨,也是馬英九擊敗了國民黨,顯示了人民對馬英九執政六年來的反感,讓人民徹底絕望,因為他積極想要通過親中賣台法案、忽略了產業升級的困境、讓人民薪資退回到十幾年前、讓房價物價瘋狂飆漲、讓貧富差距急速惡化、讓人民就業困難、讓人民生活困苦、讓官僚充當黑心奸商門神、讓食安危機嚴重危害人民健康、讓邪教四處募款騙錢、讓警察變成國家暴力,任意毆打手無寸鐵的學生....
國民黨是結合權力結構與意識形態的產物,透過軍公教人員的遴選與培訓教育,強調復興中華文化,強烈灌輸公務人員都是中國人的意識形態,以及徹底服從三個人主義,強勢與地方派系結合,在1945年竊據台灣以後,六十餘年所造就的盤根錯節現狀。因此,要讓國民黨倒,絕對不是區區一次地方選舉的失敗,甚至也不會是一兩次總統政權的喪失,就可以達成的目標。
縱觀本次基層民代的選舉結果,國民黨在直轄市議員取得386席(民進黨291席);村里長取得1794席(民進黨390席),根據這場仗的數據,實在很難讓人樂觀的相信國民黨已倒或將倒。 所謂國民黨倒,絕對不是簡單的讓他失去權力而已,更是要從根本的思想、行為、文化上卸除其喜歡利用國家暴力對付反對人士的鴨霸行為、利用司法包庇其同黨的徇私舞弊行為、喜歡當中國人和崇拜中華帝國的台奸特質心態以及結合地方派系形成惡質勢力。簡言之,就是要讓國民黨無論是權力結構或意識形態,都徹底從台灣消失,方能說是克盡其工。在這裏,不免套一句大家耳熟能詳的老話:「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國民黨還沒倒,別高興得太早 / 本文作者:無期徒刑

2014年地方選舉底定,國民黨落敗的幅度出乎眾人預料,不僅直轄市只勉強守住新北,全國縣市更一口氣探底至五席。一時間各種說法紛紛出爐,舉凡馬政績不佳、太陽花影響等等,不一而足。而廣泛流傳於網路世界的口號:「國民黨不倒,台灣不會好」,似乎已然達成。但是,局勢真的如此樂觀嗎?
國民黨的大敗,不代表國民黨的末日
國民黨敗選後,黨內檢討聲浪不斷,各方勢力積極佈局,一場颶風即將來臨。只是國民黨的權力鬥爭,總讓人覺得似曾相識,這個場景,就是陳水扁執政後期的態勢。當時的民進黨,比起現在的國民黨,恐怕猶有過之而不及,因個人德行而引起爭議的陳水扁,在深受儒家文化影響的台灣,其風波要遠勝於政績不佳的馬英九,最終呈現為2008年的民進黨大敗,甚至連黨主席都出現乏人問津的局面。 但是民進黨有因此而倒下去,甚至解組了嗎?歷史已經告訴我們,沒有。原因固然有很多,但並非本文要討論的焦點,在此僅簡單陳述結論,即支持群眾的基礎還在,並沒有受到這些事件的影響而放棄民進黨。後續在蔡英文、蘇貞昌的帶領之下,一步步從谷底走出,直到今日的高峰。 同樣的道理,國民黨本次的潰敗,並不是對於國民黨組織本身的全面否定,而是集中在於馬英九個人的不滿情緒,並輻射至其他藍營縣市首長。選舉過程中,佈滿大街小巷的「支持某某某,就是支持馬英九」,即為最好證明。國民黨的支持者相較於過去,最大的不同,或許是願意從不想投票,到願意用選票教訓國民黨。搭配318運動喚醒的青年選票,一同造就國民黨在各地的大敗。倘若國民黨在權力鬥爭告一段落,產生一位形象與能力都還不差的黨主席,那麼支持群眾的回流應指日可待。畢竟投票行為可能會產生短暫轉變,但政黨認同是長期的,不可能因短時間的局勢而一夕翻轉。
國民黨不倒的真正意義
前面提及,「國民黨不倒,台灣不會好」是本次選舉的最佳標語,甚至連國民黨自己的廣告都幫忙宣傳這句話。然而什麼情況才能算是國民黨倒呢?這要從國民黨的定義予以討論。 簡言之,國民黨是一套結合權力結構與意識形態的產物,透過彼此的交互運用—例如軍公教人員的遴選與培訓,強調復興中華文化,強烈灌輸他們都是中國人的意識形態—加之侍從主義與地方派系的結合,在1945年竊據台灣後,六十餘年所造就的盤根錯節現狀。因此,國民黨倒,絕對不是區區一次地方選舉的失敗,甚至也不會是一兩次總統政權的喪失,就可以達成的目標。縱觀本次基層民代的選舉結果,國民黨在直轄市議員取得386席(民進黨291席);村里長取得1794席(民進黨390席),實在很難讓人樂觀的相信國民黨已倒或將倒。 所謂國民黨倒,絕對不是簡單的使其失去權力而已,更是要從根本的思想、行為、文化上卸除其沙文、反動、中華帝國、中國人的特質。簡言之,就是要讓國民黨無論是權力結構或意識形態,都徹底從台灣消失,方能說是克盡其工。在這裏,不免套一句大家耳熟能詳的老話:「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本次選舉的可惜與可貴之處:鬆動結構
國民黨的敗戰,是民心思變、是教訓國民黨,已然是個共識。然而這是否代表公民社會與第三勢力空間的崛起?在現下的時間點,個人持較為保留的態度。 如前文所述,本次選舉並非是國民黨解體的象徵,對於既有的政治結構也非劇烈撼動。2014的地方選舉,不只是史上規模最大的選舉,也是參選政團最多的一次,舉凡人民民主陣線、樹黨、綠黨、基進側翼、台灣第一民族黨等,都有程度不一的斬獲,然而與現有四大政黨相比,只能說有如鳳毛麟角,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效益。 箇中原因,在於318運動能量的浪費。四月出關播種,形成民主鬥陣、臺左維新、福爾摩鯊會社等團體百花齊放的現象,其中又以島國前進取得最大的資源、名聲與能量。彼時正是台灣社會對於國民兩黨盡皆失望,渴求嶄新選擇的時刻,可惜最具備政黨實力的島國前進,並未宣布投入選舉,而是採取半社運、半政治的倡議路線,以補正公投法為主要訴求。 這樣的做法所造成的影響,在於無法讓318所累積的社會能量,得以轉化為直接改變現有政治結構的力量。並且隨著時間的經過,讓台灣社會的關注再次返回傳統的藍綠政治對決;此外,補政公投法此一與常民生活較為遠離的議題,也使得島國前進的全國巡迴能量,一點一滴的流失。而其他願意直接投入政治領域的團體,由於缺乏此等資源,只得近乎從零開始,加倍艱辛。 然而,綠黨取得兩席議員、樹黨拿下集集鎮長、基進側翼在新竹因婦女保障名額而痛失一席議員,以及在高雄市累積共三萬票的成果,亦令人刮目相看。加之民主小草一共有15人當選村里長的成績,可說是稍微鬆動了基層的政治版圖,這正是台灣歷經2014年這風起雲湧的一年後,最終在年底選舉所呈現的可惜與可貴之處。 總而言之,無論是以打倒國民黨為職志,還是希望為台灣帶來新氣象的社運人士與政治從業人員,今年的結果是個希望的開始,台灣能因此步上歷史的另一頁,還是會迅速地遭到既有結構反噬,就看大家的努力了。
文章連結: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523816517761543&set=a.289995687810295.1073741833.100003995999144&type=3&theater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