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28日 星期二

釋昭慧的負面啟示

【釋昭慧的負面啟示】
釋昭慧因為力挺慈濟開發內湖保護區而引起爭議,牠每次發言都會引起社會熱烈討論,近日由於網路霸凌話題延燒,讓牠又出動了,這讓人聯想到「滅絕師太再世,都是真人真事。」
1.有時候惹到我們的人,是因為他爆氣,不是因為我們說錯話:
以前聽過一個理論,叫做「垃圾人定律」,這個定律是這樣的:許多人身上會有一些負面能量,只想找人傾倒情緒,有時候我們剛好遇上了,他們就會把負面能量傾倒在我們身上,這時候,我們應該要微笑的離開就好,而不是與他們在言語上拼生死,有時我們以為上司突然暴怒,是因為我們說錯某句話,而實際上只是因為他快被公司開除了,所以找我們發飆而已。
2.通往地獄的道路,經常是由善意的花朵鋪成:

別人幫忙我們,可不見得是好事,因為他們的幫忙,經常是越幫越忙,原因在於他們並不是圈內人,不知道事緩則圓的道理,他們往往很熱心的說三道四、東奔西走,希望可以為這件事或某個人盡點心力,但是因為方法不對,只能淪為舌戰群雄,最後反而到處惹禍上身。
3.不要當人家是白癡,反諷會適得其反:
我們經常會以「反話」攻擊人家,以為別人都聽不懂。比如說祝福出家人「早生貴子、子孫滿堂」,意思就是教牠去弘幹啦,祝福台北市民「無災無難」,意思就是恐嚇台北市民會多災多難啦,這都是讓人聽了以後,會頓起瞋心的邪惡反話,偏偏有些人就是喜歡用這種反諷方式逞口舌之快,還以為別人都聽不懂,或是以為講反話,別人就無法反擊,但是,殊不知適得其反的反作用力,其實都是超過恩倍的。
4.許多所謂的網路霸凌,其實只是賤人的反唇相譏:
現在有許多曾經幹過壞事的賤人,很流行利用電視媒體宣傳反網路霸凌,似乎只要曾在網路上被婉君罵過,就把自己當成是可憐的被霸凌者,然而,世間許多的所謂「霸凌」,其實只是大家因為看不慣壞人的惡形惡狀,挺身出面指責而已,如果大家的瞋火是來自於壞人耍壞,而那些無恥之徒卻又不願意承認錯誤,甚至不願意閉嘴,還跳出來和大家對嗆,這樣恐怕就是自作自受了,根本就不是被霸凌啦。
5.執著,會毀了一個人,特別是出家人:
成唯識論說:「傲恃執我,令心高舉,故名我慢。」眾生之所以會輪轉六道,原因就是由於思惟相應四惑,四惑亦名為四煩惱,「我貪即我愛、我癡即無明、我見即我執、我慢即倨傲」,一個出家人如果不能斷除愛、癡、執、慢,那麼出家也是枉然,像證嚴那麼愛錢,乾脆還俗比較實在,否則就是佛門敗類!
6.認為誰是好友,有時候他會把你的私事傳出去:
有些時候,我們跟朋友間,明明只是私下的訊息,但是卻會被那個朋友因為私人的因素傳出去,而對自己造成莫大的困擾,這個朋友把話傳出去,可能是因為取暖、或者是因為撐腰,但是都會讓自己從「公親變成事主」,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閉嘴不談,通常跟好友說「你不要跟別人說,我覺得你很有義氣,這秘密只有你跟我知道」,代表這秘密到了下午,全公司的人都會知道。
7.慈濟人光說不練,甚至人前說人話,人後做鬼事:
證嚴在剽竊的靜思語裡說過,「煩惱多來自於心之所造、口之所言、意之所思;這身、口、意三業造作之惡,會讓凡夫原本清明的心地,逐漸遭到垢穢層層覆蓋。」、「人我是非就由「惡口」而起,說話傷人、大聲罵人,或是詛咒他人,針鋒相對之下,往往兩敗俱傷;人與人之間不能祥和,社會就無法安定。」「念破金剛經,讀徹大悲咒,不受明師點,永在輪迴受。」可是證嚴的所作所為又是如何呢?牠就是只出一張嘴募款騙錢,做的和說的根本背道而馳!
8.有些人膽敢傷風敗俗,是因為一直覺得自己是名門正派:
我們在看小說時,經常會懷疑,為什麼有人可以當反派當得那麼好?不要懷疑,他們根本認為自己就是名門正派,只要反對他們的人都是反派,佛地魔會認為自己是壞人嗎?不會,岳不群會覺得自己不對嗎?不會,明教會覺得自己是邪教嗎?不會,證嚴會覺得自己在騙錢嗎?不會,因此以為自己是正派,才是最危險的事,因為那會讓人眼盲耳聾心不明,只剩嘴巴還能說自己正派而已。
9.希望對方有報應,不過就是用因果恐嚇眾生而已:
慈濟人經常把因果報應掛在嘴邊,利用報應恐嚇不想捐款的人,然而我們應該做到不昧因果,所謂「不昧因果」,不是指可以不落因果循環,乃是對因果關係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所以種因時戒慎恐懼、受報時認為隨緣受報、莫造新殃,如果老是把報應掛在嘴上,其實只是在打妄語、造口業、幸災樂禍、的行為,而慈濟人卻都是經常把因果報應掛在嘴邊的人渣。
10.滅絕師太這個角色,其實不是金庸編的:
釋昭慧是何許人也?我在電視上看到的那張面孔,不是達賴喇嘛那樣的慈眉善目,而是金庸小說中峨眉派滅絕師太的氣勢洶洶,我忽然想起,這個名字在我剛剛讀過的作家宋澤萊的《被背叛的佛陀》一書中出現過,宋澤萊指出,釋昭慧是「慈濟護教組的組長」,「她的護教不禁令人毛骨悚然」,早在1987年,釋昭慧就掀起過要求政府禁演昆曲舞劇《思凡》的一場運動,是文藝自由和言論自由的殺手,二十多年後,這位滅絕師太,看上去似乎老當益壯、寶刀未老。【本文參考呂秋遠大作】
文章連結: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589507854525742&set=a.289995687810295.1073741833.100003995999144&type=3&theater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